介紹∼我們的街頭訪問成效檢討與專家級遊客的客群分析與珍貴的合影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雨彤 整理

問卷設計
街頭訪問調查
QRcode推廣
心得與回饋
 
 

    街頭訪問成效檢討/街頭訪問珍貴照片

 

為了知道遊客對覺修宮的理解度,於是我們做了街頭訪問。在街頭訪問的過程中,我們遇到了一些困難,像是有些人因為不知道覺修宮位於哪裡或是沒聽過覺修宮的名字,因此拒絕填寫問卷。但是也遇到很多願意協助我們的遊客,讓我們完成了這項艱難的作業 ,實在讓我們感激不已。

訪問的過程中,我們會遇到一些趕時間、不識字、或是不認識覺修宮的人等等。有些人因為一些私人因素不能協助我們完成問卷,本以為簡單的街頭訪問可以快速結束,卻沒想到這項工作沒有這麼輕鬆。即使如此我們還是努力的尋找願意協助的遊客。雖然被拒絕了心裡難免有些氣餒,但是為了完成我們的心血以及推廣覺修宮,我們依舊努力地將這項作業完成。

在進行街頭訪問時,我們發現比較多人不了解覺修宮的歷史,有些人也會問說:「如果全部不知道怎麼辦」從此可以知道,大多數的人並不認識覺修宮,這時我們會告訴他們覺修宮的位置,讓更多人認識覺修宮,也更加認識道教之美。

經過統計之後,我們發現了解有關於神話、廟宇藝術、道教祭祀風俗等題目的人,以年紀較大或是學歷較高的人占大多數,我們推測:年紀較大者可能是因為從小就接觸台灣本土宗教-道教,也認識比較多的廟宇;學歷較高者可能是因為接受的教育較多,認識較多的神話故事。當然,國中生也占了一些比例,我們推測可能是因為家裡的長輩信奉道教,因此跟著認識了許多的道教祭祀風俗。

我們將訪問的結果整理之後發現女性的人數占較多比例,我們推測可能是因為女性對較多女性成員的我們容易親近,再加上有帶著孩子的母親,比較可能協助我們填寫問卷,因此街頭訪問的問卷結果,以20~39歲的女性佔較多數。

    專家級遊客-基本資料的調查結果之數據

 

為了知道遊客對覺修宮的了解度,所以我們做了問卷訪談,採樣深度了解的遊客(4題以上勾選知道者,也就是超過半數知道),針對 此一專家級遊客(4題以上勾選知道者)的探究其性別、年齡、學歷、職業...等各項基本資料調查結果,藉以交叉比對我們的專網研究內容是否與這些基本資料有關連,但因我們時間與人力關係,問卷只做了46份,因此分析結果僅供參考,不能當作量化的依據,特此說明。

● 遊客基本資料調查

1.性別:1.女25人 2.男21人
2.年齡:1.不滿20歲9 2. 20-39歲13人 3. 40-59歲14人 4. 60歲以上10人
3.學歷:1.國小3 2.國中7 3.高中(職)13人 4.大專院校19人 5.碩博士4
4.職業:1. 學生12人 2.工5人 3.商18人 4.軍公教6 5其他(家管..)__5人
5.宗教信仰:1.佛教19人 2.道教15人 3.基督4 4.天主教5人 5.其他__3
6.曾經過訪過台北覺修宮:1.有30人  2.沒有16人
7.曾經參觀過台北孔廟:1.有45人 2.沒有1
8.曾經參觀過大龍峒保安宮:1.有42人 2.沒有4

    專家級(答對4題以上)街頭訪問結果 ,針對性別、年齡、學歷、職業、宗教信仰...圖表分析

 

1. 性別:1.女25人 2.男21人

經過統計之後,我們發現了解有關於神話、廟宇藝術、道教祭祀風俗等題目的人,以女性占多數,我們推測有兩個可能,一是我們受訪的對象女有58人男有42人(共100份),組員也認為女性較溫柔體貼不會拒絕我們訪問,一是推論家中祭祀或到廟裡年度點燈祈福活動多是媽媽、阿嬤負責,加上廟宇中誦經的效勞生或是義工,也多是女性,所以專家級的遊客才會以女性居多。

2.年齡:1.不滿20歲9 2. 20-39歲13人 3. 40-59歲14人 4. 60歲以上10人

經過統計之後,我們發現了解有關於神話、廟宇藝術、道教祭祀風俗等題目的人,以年紀較大占大多數,我們推測:年紀較大者可能是因為從小就接觸台灣本土宗教-道教,也認識比較多的廟宇。這些人士都是我們推廣本土文化與傳統藝術的寶貝,有些人還主動告訴我們一些神明的故事與廟宇祭祀的風俗,若要推廣廟宇藝術可以好好與這些耆老請益。

3.學歷:1.國小3 2.國中7 3.高中(職)13人 4.大專院校19人 5.碩博士4

我們發現了解有關於神話、廟宇藝術、道教祭祀風俗等題目的人,以學歷較高的人占大多數,我們推測:學歷較高者可能是因為接受的教育較多,認識較多的神話故事。問卷當中有些人看了1~2題就打退堂鼓拒絕受訪。但是很多高學歷的年輕人至中生代約30-50歲,會說曾參加相關的導覽或看過類似的期刊雜誌,顯示傳統藝術教育有成效幫助。

4.職業:1. 學生12人 2.工5人 3.商18人 4.軍公教6 5其他(家管..)____________5人

經過統計之後,我們發現了解有關於神話、廟宇藝術、道教祭祀風俗等題目的人,以職業從事商與學生占大多數,我們有旁敲側擊得到答案多因,公司有舉辦類似文化講座、廟宇參觀導覽,或學生因學校報告或曾經參與類似我們的專題網頁競賽,而對在地文化與傳統藝術傳承有較多的興趣與認知。建議覺修宮或台北市文化局,繼續多舉辦文化講座或導覽。

5.宗教信仰:1.佛教19人 2.道教15人 3.基督4 4.天主教5人 5.其他____________36.曾經過訪過台北覺修宮:1.有30人  2.沒有16人7.曾經參觀過台北孔廟:1.有45人 2.沒有18.曾經參觀過大龍峒保安宮:1.有42人 2.沒有4

這四題可以一起討論,可見這一區的宗教信仰多以佛.道教占大多數。經過統計之後,我們發現了解有關於神話、廟宇藝術、道教祭祀風俗等題目的人,以去過孔廟、保安宮者占

大多數(98%與91%),可見得走入廟宇,你就耳儒目染,無形中會對於傳統廟宇藝術傳承有所幫助,我們的指導老師常跟我們說:「...我們製作專題網頁的教育目的,就好像...如果不做教育傳承,待老一輩凋零後,這些東西就再也沒有人會了,文化從此斷根,相當可惜....」。

走入廟宇才知道宗教給予人心安定的力量有多大,走入覺修宮才知道社會上默默地熱心公益與積極行善的人真的好多,我們應該好好學習與推廣這一股正面向上的行善力量。

    最後...問卷調查的心得分享與內容檢討
 

我發現我最容易調查到的是帶著小孩子的媽媽,因為我們做完問卷所送的是一支棒棒糖,我遇到了一個小朋友為了棒棒糖不斷的拉著她媽媽一定要做問卷,那時的表情真是可愛極了,但也非常謝謝那些因為棒棒糖而做問卷的媽媽,願意為了自己的孩子花一點點小小的時間為我們填寫問卷,讓我可以更加迅速地可以將問卷做完,也謝謝小孩子可以為了一根棒棒糖而死命地拉住媽媽做問卷!

在做問卷調查的時候,我終於體會到做業務、路邊發傳單那些人的辛苦之處,不畏日曬雨淋,還經常遭到別人拒絕,但就算這樣,他們也不灰心不放棄,仍然堅持把自己的工作完成,而我親自體會到這種工作的辛苦,所以下次遇到路上有人在發傳單、做問卷調查的時候,我也會去幫忙他們拿一份傳單、做一份問卷,讓他們能早點完成工作。

謝謝有人願意配合我們,協助我們填寫問卷,尤其是那些可愛的老人家,可能是因為沒有看過很多書,所以字看不太懂,有時還要用我們的破台語,來翻譯給他們,看他們似懂非懂的表情,就覺得好可愛,尤其是試著要去了解時,我們又不知道要如何解釋,其實我們在這份問卷用了一點小聰明,不是單純的想調查遊客們知不知道一些關於 覺修宮的事,而是在調查當中,藉著問題,順便介紹到一些關於門神、扶鸞、拜斗的一些知識,雖然好像有一點太長,但是如果下次有機會再參加專題網頁,我會試著改善這一點。

謝謝年輕人們抽空參與我們的問卷,雖然你們出生10幾年可能還不太了解覺修宮的歷史或活動,這讓我們了解到青少年們比較不了解寺廟的文化以及習俗,題目有點冗長,感謝你們的耐心,謝謝你們的回答,讓我們的調查能做的更完整!

      參考資料:

書籍部分:

◎ 葉倫會,(2002)《台北覺修宮一百週年慶特刊》,財團法人台北覺修宮,臺北市。

網頁部分:
台北覺修宮

製作團隊:柳雨彤.林敏媛.林歆媛.袁廷睿.王咨喬.陳育瑋.邱玟寧.葉芸彤.溫柏瑜.官子翔 

指導老師:莊明坤老師.黃明慧老師.張樹人主任

學校臺北市立重慶國民中學  Copyright © Photography. Design by Chongqing Junior High School